英国人真是疯了,居然敢对俄罗斯挥舞核大棒,简直是倒着跟天斗。普京这性格不苟言笑,要是换成梅德韦杰夫,早就公开嘲笑了。
俄罗斯也没有给英国人留情,直接放出了一段视频,展示了一名英国雇佣兵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表现,从之前的嚣张跋扈到后来跪地求饶,真是狠狠地给英国长脸丢到了一边。
——【·一艘潜艇,真的能让俄罗斯心里发虚?·】——
这事儿得追溯到今年三月中旬。
英国首相斯塔默刚刚检查完“前卫”号核潜艇,这艘艇儿可是执行了200多天的海上任务才回到港口,接着他就迫不及待地对着媒体的话筒开口了。
他说得真逗,他居然提到俄罗斯对英国的核能力“欣赏”,还特地强调了俄方对这种武器“可靠性”的赞赏,分明是在给人营造一种俄罗斯紧张兮兮的感觉呢。
这还没完,英国那帮军方高层立马接上力道。
曾经在皇家海军拼了37年的退役少将克里斯·帕里直接放话:一艘三叉戟潜艇就能把40座俄罗斯城市变成灰烬!
这三叉戟计划里头,有四艘核潜艇,名字还真是吓人——“先锋”、“胜利”、“警惕”和“复仇”。
理论上,每艘潜艇最多能够装16枚弹道导弹,而每枚导弹又可以携带12个独立的核弹头。
要是仔细算一算的话,一艘潜艇理论上可以一口气发射192枚核弹头。那些导弹飞得贼快,速度能到19马赫(大概是每小时13,000英里),从按下按钮到把目标炸得稀巴烂,才30分钟的事儿呢!
可如果你认真想想,英国这回的核炫技其实是有点虚张声势的意味在里面。
这几艘被吹得可天上飞的核潜艇,实际上都是“老古董”了。
最老的“先锋”号早在1993年就服役了,而最新的那艘也是1999年的,差不多都快25岁了。
这几年英国的三叉戟系统测试可是接连出状况。
2024年1月,先锋号在测试的时候,导弹刚出水面就“咕噜”一声又掉回海里;2016年,复仇号的测试也是搞砸了。
这表现,怎么看都让人觉得有点儿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。
可老帕里依然是死鸭子嘴硬,非得说:“虽然有点小问题,但别见怪啊!这测试主要是为了检验发射的过程,大家别太在意导弹失败的事儿!”
说的没错,这些装备确实有点年头了,可是威力依然是杠杠的呀!可这话听起来就跟二手车商推销一辆漏油的老车似的,嘿嘿,真是让人哭笑不得!
«——【·俄罗斯摆出了底牌,英国人真被抓了,核威慑根本就是个笑话·】——»
碰上英国人那套核威慑的吹嘘,俄罗斯人可没闲着,直接采取了双管齐下的反击策略。
俄罗斯大声宣布,俘虏的英国公民詹姆斯·安德森被判了19年!
根据俄罗斯侦查委员会的说法,这位叫安德森的小伙子被认定为“雇佣兵”。他在2024年11月携带武器,跟随乌克兰军队非法闯入俄罗斯,还对无辜的平民进行了犯罪行为。
从3月3号到5号,俄罗斯法庭进行了秘密审理安德森的案子,最终判定他要在监狱里待5年,剩下的14年则得在严格监管的劳改营里呆着。
这判决给那些想去“乌克兰旅游”的西方年轻人敲响了警钟:想来玩?没问题,住宿已经为你们安排好了——19年呐!
俄罗斯专家毫不客气地对英国的核威慑能力进行了攻击。
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的伊戈尔·科瓦廖夫在接受采访时直言不讳地说:英国的核武器其实并不独立!
他说的是真话:英国潜艇上的导弹全都是跟美国租的,连个像样的自主“载具”都没整出来。
导弹的飞行任务和使用权限,全都在美国人那儿把控着,这不就等于说英国的核威慑其实就是“借虎之威”吗?
科瓦廖夫真是一语道破:论起核弹头的数量,俄罗斯和英国简直是天壤之别,英国那点家当连给俄罗斯捏捏痒痒都不够!
老实说,英国的三叉戟系统和美国的关系就是那种“割不断,理还乱”的状态。
早在1958年,美英两国就签署了《互防协议》,开始了核武器方面的合作。在这个框架下,英国的核武器系统在技术上确实对美国有着相当大的依赖,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。
三叉戟导弹其实是向美国租用的,英国的潜艇还得定期到美国乔治亚州的国王湾基地进行“保养”。每年为此,英国还得掏出大约1200万英镑的“会员费”。
虽说潜艇是英国自己造的,不过不少关键设计和核心零件都是“美国货”。核弹头的气体储存器得在美国生产,导弹的制导系统也是出自美国德雷珀实验室。
这说得太对了,英国的核武器就好比是一辆用美国发动机和方向盘拼出来的车,外面的壳儿是自己制作的,但是那些核心零件可都是从国外进口的。
不过说实话,在实际操作中,英国确实还是有相对独立的决策权的。
据英国国防部的官方声明,核武器的使用权仅在英国首相手中,美国政府对此并没有发言权。
英国国防部更是直言:“美国政府无权阻挡、否决或者禁止英国使用自家的核武器。”
跟美国的核武器系统不一样,英国的核武器根本就没有什么“许可行动链接技术”。
简单来说,这意思就是说,英国的潜艇指挥官在有舰员支持的情况下,发射导弹时不需要指挥链特定的授权码。
如果英国本土遭遇极端情况,潜艇的指挥官会按照首相事先准备好的“最后指示信”来采取行动。
这封信藏在潜艇的保险箱里,内容绝对是机密,听说里面的选项可能有:反击、不动手、投奔盟友,或者指挥官自己来做决定。
综上所述,英国的核威慑真相就两个字:硬件依赖美国,但决策上却保持一定的独立性。
这就像是一个买了高档进口车的人,虽然零配件和保养都得靠原厂,但到底开不开车、往哪儿开,真是车主自己说了算。
«——【·核威慑游戏新玩法·】——»
在现在的国际政治局势里,核威慑依旧是那个“压轴牌”,特别是在俄乌冲突这种情况下,它的作用愈发突出。
英国终于发现自己那三叉戟系统老旧了,打算用新款“无畏”级潜艇来替换它。估计这些新潜艇在2028年就能上岗,到2032年就能把老舰队完全换掉。
这项工程可是要花不少银子的,预计一共得花1670亿英镑,平均每年得掏56亿英镑。说白了,这就是英国每年为了核威慑支付的“保险费”。
另外,英国也调整了核战略,把可储备的三叉戟核弹头上限从180枚提高到了260枚。而且,他们不再明说可部署的弹头具体数量,开始采取一种“模糊策略”。
这就跟打扑克时故意不让对手知道你手里有多少牌一样,能增加对方的猜测,增强威慑力。
有趣的是,自从2022年俄乌冲突一开始,英国民众对更换三叉戟系统的支持率明显提高了。
根据YouGov的调查,支持更换三叉戟系统的比例从2021年9月的34%猛增到2022年3月的45%,到2025年1月更是升到了46%;相对而言,支持完全核裁军的人数则从23%降至13%。
瞧这战争的阴霾,真是能让老百姓的“安全观”大变样啊。
参考资料: